天博深圳办大运会:国际赛事与民生品质“比翼齐飞”五金新华社深圳8月10日电(记者 王传线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8月12日在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深圳开幕。这场国际大赛在为世界青年体育健儿搭建欢乐舞台的同时,也加快了深圳改善城市面貌、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步伐。
“一定要让所有的市民都感受到筹办大运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天博、利益,哪怕把路扫得更干净一些,哪怕把物业管理水平提高一点,都要让老百姓去感受到。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办好大运,也是为了这个城市更美好,”深圳市委王荣说。
在深圳大运会即将开幕之际,穿行在深圳的大街小巷,过去多处污损破旧、杂乱无章的建筑外立面变得整洁美观、焕然一新,深圳的整体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提升。
罗湖区外贸大院,一个曾经的旧住宅区如今成为“花园小区”;宝安区建安商业街,一条曾经的“老”街已经“重拾青春”;龙岗区坂田雅园路,一条曾经“脏乱差”的工业园道路化身徽派韵味十足的文化街……
2009年10月,借举办大运会的“东风”,深圳出台《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》,开展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行动,一些老旧的建筑、街道纷纷穿上“新衣”、戴上“洋帽”。据统计,全市开展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达4436万平方米,涉及约300条道路两侧的15000栋建筑。
大运会的到来,不仅令深圳焕然一新,而且改变了市民对城市“钢筋水泥森林”的印象。如今,高楼与高楼之间见缝插针播下一片片绿色,道路与道路之间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,斑驳的色彩点缀着青山绿树,深圳正逐渐成为一座动感绿都。
深圳市副市长张文告诉记者,为了迎接此次大运会,深圳市不仅大力推进改善“市容市貌”这些“看得见”的工程,还做了大量的污水处理、空气净化等“看不见”的工程,让碧水蓝天重新回到市民生活中来。
从申办大运会开始,深圳已投入151亿元资金进行水环境治理,污水处理能力比2005年提高1.2倍,河流平均污染指数下降23%,污水再生利用率从2005年的不足1%提升到目前的30%左右,福田河、新洲河天博、大沙河等原来黑臭不堪的市区河道已经成为美丽的景观河。
随着电厂污染治理、锅炉污染治理、机动车污染治理等一项项行动的实施,深圳天空明朗、空气清新、夜空明净的时间越来越长。2010年全市空气质量210天为优,146天为良,合计占总天数的97.5%。
作为一座人口迅速膨胀的年轻城市,深圳各种社会文化设施乃至公共服务水平长期“供不应求”。在筹办大运会的过程中,深圳依据“新建场馆满足比赛需要和赛后使用”、“主场馆建设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规划”的原则,将诸多文体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相结合,既保障赛事又服务发展。
不少深圳人都曾经为自家周边缺少运动场所而苦恼。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,深圳申办大运会成功时,深圳市一级体育场馆只有6个,区级场馆31个,包括大学在内容纳2000人以上的体育场馆只有12个,既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,也不足支撑举办一次大型国际赛事。
随着大运临近,一座座功能完备的体育场馆拔地而起。除了大运中心和深圳湾体育中心等主场馆之外,深圳将不少大运场馆设置在社区、中小学校以及体育训练基地,其主要用意在于使场馆既能在赛时满足比赛需求,又能在赛后转化为群众体育场所,解决全市体育基础设施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。
家住坪山新区的张帆发现,即将用于大运会篮球预赛的场馆不仅美观气派,还是木地板。“坪山以前就没有公共体育馆,大家要运动,只能在社区天博。篮球场都是水泥地的,能打上就不错啦,哪想过能在木地板上过过瘾。今后锻炼有了好去处,再也不用为没有好场所而发愁了。”
在大运会期间,深圳25万身着“红马甲”的义工整体转化为城市志愿者。“这次整体转化,让深圳义工的素质得到一次大提升,”深圳市团委张志华说。
义工们从今年4月开始接受外语、法律、应急处理、礼仪天博、大运知识等方面的培训。罗湖区义工辛明华在培训前连ABC都念不好,现在在万象城U站服务时,她能自信地用英语和外国人打招呼。“成为大运志愿者,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,这就是助人自助。”
深圳大运会期间,主办者选择让社会组织承接志愿者服务平台,提供动员招募及志愿者服务。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教授谭建光认为,这既可以为大运会之后保留站点、持续服务奠定基础,还可以促进社会组织提高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,使之成为创新社会管理、建设幸福社会的重要力量。
深圳办大运的历程,不仅使很多民众获得一个接一个的“民生大礼包”,而且大大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,为城市长远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20多年来,原特区管理线外的宝安、龙岗两区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市中心区。隶属经济特区的罗湖、福田、盐田和南山高楼林立、经济发达;宝安和龙岗却是道路拥挤、多处可见“脏乱差”。深圳市长期流传这样的话:“宁要关内一张床,不要关外一套房”。
为了尽早结束这种“式发展”的局面,深圳通过结合大运中心、宝安体育场等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,推动宝安、龙岗两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迅速跃升。
记者了解到,大运中心最初的选址方案有两个:南山深圳湾填海区和龙岗龙城西区。如果只是办赛事、展形象,前者产业繁荣,交通发达,可能更适合天博。但是,如果布局原来的“关外”,对城市发展相对滞后、急需有效拉动的后发达区域,则可能产生全局、整体、根本性的影响。结果,大运中心花落龙岗。
如今,大运中心落户龙岗的决策明显提高区域影响力,对促进城市一体化均衡发展起到重大推进作用;同时,它有力地拉动了周边的房地产、交通、酒店、商贸业、科技工业园区等发展,带动周边建筑、产业及市民生活素质的提升,在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带给市民长远的“红利”。
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紫薇社区工作站站长李军红告诉记者:“现在地铁直通大运中心,深惠路与深南大道一样顺畅,大运城区成了大花园,龙岗的现代化发展至少提速了5年。”
“大运会的成功申办,使深圳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必须对接原特区外的大量场馆,因此宝安、龙岗的地铁线路、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水准都大幅提升,”深圳智库“因特虎”创办人黄东和评论说。“这对深圳来说,意义不亚于当年上海的浦东开发。”
民生品质提升成果来之不易,人们希望这些成果有效地、长期地保持下去。“建起来很困难,保护好可能更困难。我现在担心这样一个问题:漂亮的衣服如何一直穿下去,一直保持漂亮?”深圳市代表杨海贤说,希望政府继续坚持人本为先,改善城市管理办法,使城市运营更显精细、高效和科学天博,还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对办大运时的丰富经验加以总结和固化。